联系电话:028-6840391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企合作 > 就业知识

求职“陷阱”怎么辨别?这篇教您提高警惕→

来源:成都光华技工学校 发布时间:2025-02-17 09:59:47

求职道路上充满了机遇

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风险


如何提高辨别求职“陷阱”的能力

增强维权意识?

这些注意事项请记好!





1

警惕网络信息误导

在浏览网络信息时要保持警惕

不要被一时的美好表象所迷惑

可以借助多方渠道核实信息,比如企查查、天眼查、学校的官方就业网站等,确保选择的行业和公司,包括就业地点都是真实存在的,并核实是否曾有不良信用记录



2

提高辨别

求职“陷阱”的能力

不盲目相信各种承诺和吹嘘。一些不写在合同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虚假承诺。

不盲目相信各种承诺和吹嘘。一些不写在合同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虚假承诺。

查询公开信息和公司官方网站,了解公司背景和口碑,更准确地评估求职机会的可靠性。




3

提高维权意识

    如果发现自己因就业歧视、虚假承诺或违法行为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是学校提供的就业途径,可以尽早与学校老师反馈真实情况。

  如果是校外的信息来源,可以向相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寻求帮助。


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

面试只“画饼”不谈待遇

一家公司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谈入职offer的时候,只强调美好的前景和发展机会,而回避谈论具体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一家靠谱的公司,会在合适的时机主动透露薪资水平和福利政策,以吸引求职者,而不是故意模糊待遇。如果公司在面试中不愿意透露薪资信息,很可能是他们待遇不合理或者不稳定的表现。

  另外需注意,所有口头承诺,不写在offer、合同里的待遇,不要有过多期待,公司很有可能不兑现。


入职缴纳押金、培训费甚至扣押身份证件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会借口培训或入职押金,要求求职者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是一个严重的警示信号!

合法的公司不会要求求职者支付押金或培训费用更不会扣押求职者的身份证件。面临这种情况时,要坚决拒绝,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陷入法律纠纷。


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缴纳“五险一金”

如果公司声称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开始缴纳“五险一金”,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并不愿意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建议提高警惕,最好避免进入这样的公司。

缴纳“五险一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涉及员工的基本权益。一家靠谱的公司会在入职后30日内为员工缴纳


“粉饰”岗位

一些不靠谱的公司,可能在招聘广告中夸大岗位和待遇吸引力,但入职后的实际情况与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不符。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面试问题、问题考察能力点和公司在招聘广告中的信息不符,千万要提高警惕!


无明确收入构成标准

一家靠谱的公司,会明确告知员工的薪资构成,比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等,包括发放标准以及什么时候发工资。

  求职者要在面试过程中提前了解薪资构成,避免日后因为薪资问题产生纠纷。


如何应对这些“信号”?



1

1

多方求证

建议在面试前后,从多个渠道了解公司的情况,包括现员工、前员工、行业资讯、公开信息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谨慎签约

在签署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薪资、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有疑虑,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千万不要因为过度相信目标单位或者嫌麻烦,就草率签了合同。






3

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将个人身份证件原件、银行卡密码信息等敏感信息交给用人单位,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4

不急于决策

      不要被公司急迫的要求所影响,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仔细思考是否要进入这家公司




5

维权意识

      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违法或不正当行为,要有维权意识,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相关部门的帮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