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涉及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利用互联网、手机实施的非法贷款等案件不断增加,造成学生财产重大损失,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同学们防诈骗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防范、识别网络电信诈骗意识,维护人身财产安全,高新校区反诈骗宣传主题班会于2023年11月15日晚自习时间在各班展开。
本次班会主题为“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分别从“电信诈骗的含义”,“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被诈骗后的补救措施”四个方面开展,由学校各班班主任主持本次班会。
电信诈骗的含义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
刷单类诈骗
骗子通过各类网站、微信群、QQ群、短信等发布刷单赚佣金的广告,在受害人上钩后,以刷一单低价的商品作为幌子,并快速将承诺的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返还。按此流程操作一到两次,逐渐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在赢得信任后,骗子会要求受害人继续网购刷单,以刷单商品单价越高佣金越高为诱饵,诱使受害人投入更多的本金。这时,骗子开始找各种借口拖延支付本金和佣金,以各种系统转账延迟、账户冻结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最终造成受害人大额财产损失。
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骗子通过网站、货款APP、电话来电、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货款、快速办理信用卡信息,称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方便,而且以利息低、额度高、无抵押、无需担保、放款快来忽悠借款人上钩;借款人信以为真后,骗子会以提前收取手续费、保证金、利息费、办卡费、服务费等各种由头要求借款人转账,当借款人将钱款打入骗子提供的账户以后,骗子即完成一轮骗局,之后就会消失不见。
冒充亲友类诈骗
骗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或模拟他人QQ号码、微信号、MSN账号等,然后以该账号主人的身份登录,通过留言、播放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以生病住院、出事借钱等理由要求亲人或朋友转账,实施诈骗。
冒充网购客服退款类诈骗
骗子冒充各种商家如淘宝、京东、共享单车、银行等的客服人员,以商品不合格、系统维护、交易未成功或需要退款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登录犯罪分子搭建的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骗取交易验证码,进而转走卡内资金。
冒充公检法机关类诈骗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以涉嫌贩毒、洗钱、信用卡恶意透支、被他人盗用身份证后注册公司涉嫌犯罪等理由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并出示假的“通缉令”,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之后再以没收受害人全部银行存款相威胁,索要被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或者要求被害人特个人全部资金转到“安全账户”接受申查。受害人如果照办,即被骗。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牢记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国家工作人员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3、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4、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的,都是诈骗;
5、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领导 (老板)”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7、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做到“六个一律”
1、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一律挂掉;
2、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4、陌生短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不点;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 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删除。
被诈骗后的补救措施
1、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报警速度一定要快,并且用简练的语言告知民警骗子的银行账号、电话等相关信息。警方能够联系银行紧急止付,尽可能挽回资金损失;
2、保存好相关证据,例如转账凭证、与骗子联络的相关凭证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资料;
3、及时到属地派出所或者刑警队做笔录;
4、如果是因为手机点击链接而造成资金被盗刷,要及时将手机刷机;
5、及时更改银行卡等交易密码;
6、如果是通过ATM机转账,24小时内可以联系银行撤回。
家校携手共成长
本次反诈骗宣传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使各班同学掌握了一定的识别骗术的方法,提升了大家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到的防诈骗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分享给身边的人。另外,同学们一定要时刻关注新闻、关注新骗局,练就一双“慧眼”。